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如何?
1、在这一时期,现代农业的水平、农村工业、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建设均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实现了和谐发展,农业现代化已全面落实。 农业作为产业,其发展应遵循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原则,这是全球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2、现代农业发展前景是趋势,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是发展方向。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与同时期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其现代农业水平已基本一致,与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相比虽仍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是由于非农业系统因素造成,就农业和农村本身而论,这种差距并不明显。
3、总的来说,农村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和新型城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将为农村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这些发展都需要以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为前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建议和理由
坚持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其中,一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地,努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经济和生态功能的平衡:现代农业不仅要有经济功能,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还要有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 转变传统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方面,倡导科技手段的科学融合,如机械和食物技术的结合,有机与无机农业技术的互补,形成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农业系统。
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延伸至农业及农村经济时而生成的。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即: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
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威信县是农业县,目前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经营粗放,农业发展经济条件比较差;二是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优化农业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力争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确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区域内农业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并致力于2030年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保护耕地资源,推动农田永续利用。